心灵渴望 满足人心的饥渴 THE HEART’S DESIRE Satisfying the Hunger of the Soul 侯士庭 著 陈知纲 译 上海三联书店 目 录 序言 第一部 捕风捉影 第 1 章 我们存在的奥秘 第 2 章 我心渴望上帝 第 3 章 谁是瘾君子 第 4 章 对爱的究问 第 5 章 现代欲望病 第 6 章 绝望:渴望之心的命运 第二部 破解魔咒 第 7 章 耶稣基督:心灵的复活 第 8 章 被更新的渴望 第 9 章 心灵的旷野之旅 第 10 章 爱的花园 第 11 章 基督徒是朝圣者 第 12 章 上帝的儿女:为今日而设的象征 注释 序 言 人们曾说,人活着与其说是靠建功立业,莫如说是靠心有所求。人建立的功业不能长存, 但内心渴望永恒之事。可悲的是,为了生计之故,绝大部分人不得不汲汲于营生,因而不能对心 灵渴求之事有所思考。西方物质上的奢华以及社会风气的娇纵似乎是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然而,当今之西方的确已经有人在驻足思考了,许多人开始质疑我们是否做出了正确选择。突 然间,许多人开始对“灵性”萌生兴趣;他们希望经历到某些真实的事物,而并非仅仅是谈论“真 实性”而已。再者,因为我们文化中的变化发生得比以往更快,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为长 远的观点。我们行动得愈发迅捷,也就愈发需要行在正确的道路上。 心灵的渴望是人类生命的悸动。我们所追求的事物决定了我们人生阅历的广度,洞见的 深度,我们借以判断事物的标准,还有我们借以选择自己价值观的责任。我们的心灵是否渴求 那些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事物,就是那些超越的事物,这一点事关重大。 在苏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开放政策为人类精神打开了通向诸多新机会与自由的大门。 我们身在西方的人需要抓住同样的机会。或许,我们若努力找出自己心灵真正渴求的事物是 什么,就会逐步去追求那些更能满足我们心灵渴望的事物。这本书就是一份要诸位来反思心 灵中那些最深刻也是最根本渴望的邀请书。 我相信,人类绝非像萨特看待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无益的激情,在我们挣扎着从自身的隔 绝状态中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中,将自己焚为灰烬。实际上,二十世纪历史进程中那些追求政 治自由与性自由的斗争已经带来了令人沮丧的结果。愈来愈多的人感到,我们已经走到了一 个时代的终点,同时也站在了另一个时代的起点。这种改变正像从中世纪到现代世界的变化 一样,是一场巨变。我们虽然不知道前面的道路上到底会有什么,但前景却是令人沮丧的。 在过去四十年中,我一直有幸分享许多年轻人的亲密友情。我的学生们一直是我的老师, 因为我从他们身上了解到了诚实的基本特质,对真理的渴求,以及人生脱胎换骨的可能。他们 的爱与友情,使我能够对未来充满极美的盼望。 “榛子团契”的朋友们同样也给了我切实的与灵里的帮助。我欠了玛丽·曼森(Mary Manson)很多的情分,她一直是我的研究助理,并将我的手稿打印成册。雄狮出版社(Lion Publishing)的几位朋友一直在鼓励我,从而使本书的终稿能够更加圆满地呈现给读者们。最后, 我要最深挚地感谢爱妻丽塔(Rita),她使这个家成为一个充满爱和儿孙满堂的家,并且她还容 忍我花好几个月之久的时间作研究,来写作本书。 第一部 捕风捉影 当今人们扭曲的渴望 第 1章 我们存在的奥秘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从死去的土地里培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 ——艾略特,《荒原》1 畅想冬去春来的乡野。当嫩芽从泥土中崭露,花苞绽放出窝窝嫩黄,那本来由苍白与灰褐 色构成的凄冷冬景就变换了模样。诸位渴望这一清新的季节,渴望它的和煦与丰富。 春日来临时奔涌的希望之潮,反衬出我们内心深切的渴求。因为已有太长时间,我们都生 活在“现代性”这一严冬环境中。自十八世纪所谓的“启蒙运动”以来,我们接受的教育都 是对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观察,得出逻辑结论,并唯独接受那些“合乎理性”的事物。这 种方式虽然带来了技术上的奇迹,但同样也把我们与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割裂开了。 正如春天渐渐改变了俄罗斯的严冬,照样开放政策也给东欧人民带来了社会生活的解冻。 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认清人类的心灵。那些曾经在冰冷桎梏中战抖的人们现在 热切地渴望一种崭新的生活。 在西方,同样也有一种变革正在流行开来。在我们一直为自己的民主政治制度心存感激 的同时,难道这套制度就没有被人们所滥用吗?我们无法对西方的民主制度自鸣得意,因为我 们的生活方式是以贪婪、自私和孤立主义为标志的。或许,我们需要来一场自己的“开放”。 人们对“现代性”感到幻灭,有些人则宣称自己是“后现代主义者”。 靠棉花糖生活 我依然清晰记得在美国南部度过的六个月美好时光,这里的每个人都非常“和善”。在此 之前,我曾在纽约一所校园中度过了一段时光,而在那里,人们生活艰辛,说话很冲,而且硬梆梆 的。因此,在南部,当每个陌生的路人都微笑着用一句美国南方口音的“你好”跟我打招呼时, 我便有一种宾至如归的诧异。但是,我很快就发现,这是一种棉花糖一般的客套。要做棉花糖, 你只需要取出一茶匙的红糖,放在一个转锅中,就能拉出一大块棉花糖来。你手中的这块糖只 需挤一下就会化为乌有,只剩下用力一挤所留下的红印。 当我试图从一位现在已经离婚,并颇为不幸地生活在其他地方的南方“淑女”身上探求 这种观念的究竟时,她告诉我这种情况在她自己家中是多么真实。她父母看重的不过是面子 而已。他们只购买看上去风光的东西,精致的殖民时期风格的房子(就像在电视节目《达拉斯》 [Dallas]中看到的那样),停在私人车道上的几辆新车,定期更换的新家具;当然,还有他们女儿的 外表。“但是,”珍承认说,“我的家人从来没有认清我到底是谁,我内心有多么痛苦,也从没有 给过我渴望拥有的那份亲情。因此,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浪漫的情事,曾经堕过一次胎; 而如今人到中年,我的婚姻也已经瓦解了。我独自生活,无法相信任何男人。我对年轻时所相 信的那种好莱坞式的生活已经彻底绝望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你不能把棉花糖的事太当真。 在我教了六个月课的那所南方大学中,曾经有一个学生发了疯,一阵疯狂扫射,打死了三 十位年轻人。但是,我在那里时,却从来没有哪个人谈起过这件事。在一个“棉花糖”般的群 体中,这种事谈起来太可怕了。然而,已经离家很久的珍,却足以看穿将她养育成人的那种生活 方式的虚幻。正如她坦承的那样,“我已经彻底认清,在我整个人生中,离真正幸福有多么遥远。 只有此时此刻,我才得到了那份失去已久、最宝贵的信任,而这份信任我肯定也永远不会再给 别人了。”她当时坐在我课堂里,听了一系列讲座;而这些讲座就成了本书的核心部分。她和许 多其他人的经历,使我下定决心要将这些思考分享给更多读者。我越来越确信,我们必须将生 命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不给不切实际地将人生视为棉花糖般的享受留下丝毫余地。 消费者与商品 我们是一个“消费型社会”,这句话已经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化中的陈词滥调。我们 这些身在西方、占世界人口十分之一的人,实际上却消费了超过三分之二的世界资源——实 在是消费者啊!我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是在这种信念中长大的,就是再多一点更好,最大的就是 最好的。现在,我们开始看到大型公司同样也会变成大输家,使它大打折扣的可能是新订单, 而一种啤酒文化、炫耀肌肉的文化和床笫之欢的文化并没有给经济带来很多的拉动,更没有 带给人丝毫的灵性生活。 有一幅卡通画,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一位坐在城市花园长椅上的流浪汉:“你为什么穷困 潦倒呢?是因为贪酒呢,女人呢,还是博士学位呢?”当今的教育与职业训练再也无法保证给人 一份成功的职业。对一位处理青少年自杀问题的心理治疗师而言,这都不过是现代童话中的 一部分内容而已: 艾米,十五岁,在学校一直是全优生,当她父母看到她成绩单上的“良”时,极为伤心。 “如果我在考试成绩 上失败了,她告诉父母说,“那我也就在自己做人上失败了。”2 这条消息是艾米自杀留言中的部分内容。因为艾米从没有经历过不附带任何条件和要求 的爱,所以她从没有认识到自己究竟是谁。美国童话的一部分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比我们是谁 更重要——也就是比我们人格的独待性更重要。这情形与其他神话密切相关,拥有更多的财 富就意味着更大的幸福。 这一切都暗示出,人本身——即作为一个既能付出爱也能接受爱的独特个体——并不重 要。人生意义被说成是依赖于商业和生产,而非依赖于人的心灵或灵魂。对人自身及其个性 的尊重已经被市场与广告世界给摧毁掉了;而友谊、喜乐、爱情、亲密还有忠诚,也就变成了 纯粹的商品,可以用豪车、昂贵的香水、象征身份之物,还有赛事入场券这一类货币随意购 买和出售。因此,销售和消费的影响波及我们个人与公共生活中的每个领域,意识行动中的每 个层面,直至我们受诱惑将我们自身和其他人都看成商品为止。 没有爱情的性欲不仅导致对女人身体的高度盘剥,对男人同样也是如此。用一种临床性 和偷窥式的方式来获得性,绝不会给人们之间的信赖和忠诚,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健全关系留 下丝毫余地。 在职场上,许多人开始发现,他们的才干和劳动已经变成了在商业机构玩弄的游戏中讨价 还价的筹码。因此,我们谈论的是自己的“上市能力”,或者说是我们的“生产价值”,而不是 我们作为人的内在价值。人的生命已经被化约为一种纯粹的商品。 于是,社会上色情、身体暴力、强奸现象泛滥成灾就不足为怪了。我们被辖制、受操控、 遭报复、被要求、受蔑视的现象在我们去人性化的社会中如此普遍,同样也不足为怪了。毒 品文化不过是挑战我们所有人的情感瘾症中的一个方面罢了。 灵魂的反应 正如同这种“生产性”生活方式的众多倡导者一样,诗人艾米莉·狄金森( Emily Dickinson) 的父亲大胆地为之辩护说: 来吧,我们做好准备,迎接一种理性的幸福生活。我不指望,也不配过某些人宣称的幸福生活,我从自己用 全部心灵参与的商业经营中已经看到了幸福。3 但是,他女儿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她打开了引导她远远超越自己的抒情诗的大门,以表达 自己心灵的伟大渴望: 把一切从我身边拿去,只要为我留下欣喜, 这样,我就比自己所有的同胞都富裕。 奢侈生活让我心中忧戚, 因我见门旁的行人, 虽然一贫如洗,却有更多欣喜。4 这首诗是模仿她父亲“宗教‐经济”的腔调写成的。作为一位商人,他对人类的情感簿作 了盘点,并试图对人心灵的渴望明码标价。然而,艾米莉·狄金森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得到 心灵的自由,而不愿自己心灵贫穷。 在那些视灵魂为宝贵的人与那些视人为“物件”或商品的人,或那些视人为动物—虽然 聪明却终将注定像其他动物一样死去—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冲突。 希腊人的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对人灵魂的尊重,因为它属于一种超乎物质之上的实在。希 腊人将人的灵魂视为不朽之物,并对人的本性与尊严抱有一种崇高观点。灵魂同样也被描述 为一个人的核

pdf文档 心灵渴望:满足人心的饥渴

生命建造 > 灵命进深 > 生命 > 文档预览
159 页 0 下载 427 浏览 0 评论 1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liangzai2021-03-25 08:37:5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恩典在线旨在提供优质的主内资源?(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