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人文”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教化、德行、情操的关切,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对理 想人格的塑造,对崇高境界的追慕。人文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层面,审视自我,认识自我。人之所以是万物之 灵,就在于其有人文,有自己特有的智慧风貌。 “时代”孕育“人文”,“人文”引领“时代”。 古希腊的德尔斐神谕“认识你自己”揭示了人文的核心内涵。一部浩瀚无穷的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 不断“认识自己”的人文史。不同的时代散发着不同的人文气息。古代以降,人文在同自然与神道的相生相克 中,留下了不同的历史发展印痕,并把高蹈而超迈的一面引向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是科技昌明的时代,科技是“立世之基”,而人文为“处世之本”,两者互动互补,相协相生,共同推动 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在实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测量来研究整个自然界。它揭示一切现象与过程的实 质及规律,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包括人的自然生命)提供工具理性。人文则立足于“人”的视角,思考人无法 被工具理性所规范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超越。它引导人在面对无孔不入的科技时审视内心,保持自身的主体地 位,防止科技被滥用,确保精神世界不被侵蚀与物化。 回首二十世纪,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这两对时代主题深刻地影响了人文领域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 所积累的矛盾以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方式得以缓解。空前的灾难促使西方学者严肃而痛苦地反思工业文明。 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刺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与人文之互相渗透也走向了全新的高度,伴随着高速和高 效发展而来的,既有欣喜和振奋,也有担忧和悲伤;而这种审视也考问着所有人的心灵,日益尖锐的全球性问题 成了人文研究领域的共同课题。在此大背景下,西方学界在人文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以其特有的方 式影响和干预了这一时代,进而为新世纪的到来奠定了极具启发性、开创性的契机。 为使读者系统、方便地感受和探究其中的杰出成果,我们精心遴选汇编了这套“二十世纪人文译丛”。如同 西方学术界因工业革命、政治革命、帝国主义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而提出的“漫长的十八世纪”“漫长的十九世 纪”等概念,此处所说的“二十世纪”也是一个“漫长的二十世纪”,包含了从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一世纪早期的 漫长岁月。希望以这套丛书为契机,通过借鉴“漫长的二十世纪”的优秀人文学科著作,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 “人文”本身,并为当今的中国社会注入更多人文气息、滋养更多人文关怀、传扬更多“仁以为己任”的人文精神。 本丛书拟涵盖人文各学科、各领域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既注重学术性与专业性,又强调普适性和可读 性,意在尽可能多地展现人文领域的多彩魅力。我们的理想是把现代知识人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结 合,不仅为高校师生、社会大众提供深入了解人文的通道,也为人文交流提供重要平台,成为传承人文精神的 工具,从而为推动建设一个高度文明与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因此,我们殷切希望有志于此项事业 的学界同行参与其中,同时也希望读者们不吝指正,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把这套丛书做好。 “二十世纪人文译丛”编委会 2015 年 6 月 26 日于光启编译馆 目 录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十字军运动的诞生: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传道工作 开战的原因 教皇乌尔班二世 为解放而战 一场苦行赎罪的战争兼朝圣之旅 耶路撒冷 作为赎罪者的十字军战士 回应 “第一次大屠杀” 第二章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历程 伊斯兰世界的状况 第一波浪潮 第二波浪潮:行军至君士坦丁堡 第二波浪潮:从君士坦丁堡到安条克 第二波浪潮:围攻安条克及其后果 第二波浪潮:解放耶路撒冷 第二波浪潮的成果 第三波浪潮 十字军圣战观念的发展 第三章 耶路撒冷和安条克的圣地及大主教辖区 定居点建立 装点圣地 拉丁教会成立 1110 年以后与当地人的关系 拉丁教会的贡献 第四章 拉丁东方地域的建立、管理和防卫(1097—1187) 乡间与城镇 管理 王室与领主们 从鲍德温一世到鲍德温五世 保卫定居点 哈丁之战与耶路撒冷失守 第五章 成长中的十字军运动(1102—1187) 十字军战士还是朝圣者 12 世纪最初的十字军运动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士气低落 传统的发展 第六章 十字军运动的成年礼(1187—1229)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1197 年的十字军行动 教皇英诺森三世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波罗的海的十字军运动 针对安维勒的马夸德的十字军运动 针对阿尔比派的十字军运动 西班牙的十字军运动 儿童十字军运动以及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宣道活动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历程 腓特烈二世的东征 第七章 成熟期的十字军运动(1229 —约 1291) 13 世纪中期的十字军思想 伯爵们的十字军行动(1239—1241) 圣路易的第一次东征 普鲁士和利沃尼亚的十字军行动 第一批针对蒙古人的十字军行动 西班牙的十字军运动 针对异端的十字军运动 政治性的十字军运动 圣路易的第二次东征 教皇格列高利十世 1276 年后没能再发动大规模东征 第八章 拉丁东方(1192—约 1291) 西里西亚亚美尼亚 塞浦路斯 希腊 意大利人 阿尤布王朝 定居者们对伊斯兰世界政治的了解 安条克—的黎波里 耶路撒冷王国内的制度性冲突 马穆鲁克王朝崛起 亚洲贸易路线的变迁 马穆鲁克王朝的征服 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定居点被毁 第九章 十字军运动的多样化(约 1291—1523) 可选择的范围 十字军理论家 圣殿骑士团的瓦解 条顿骑士团在普鲁士和利沃尼亚 圣约翰骑士团在罗得岛 骑士团国家的特征 塞浦路斯 希腊 西班牙的十字军运动(1302—1354) 意大利的十字军运动(1302—1378) 阿卡陷落后导致的十字军东征行动 十字军东征行动(1323—1360) ,以及同盟的出现 塞浦路斯的彼得一世 对土耳其人的关注 大裂教危及十字军运动 马赫迪亚和尼哥波立的十字军行动 针对土耳其人的十字军行动(1397—1413) 针对胡斯派的十字军行动 瓦尔纳的十字军行动 对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多种反应以及农民军的再次出现 庇护二世 征服格拉纳达与进攻北非 十字军行动筹划(1484—1522) 第十章 旧时代与十字军运动的消亡(1523—1798) 改革 骑士团 北非 东部的场景 圣约翰医院骑士团与马耳他 十字军运动的消亡 后记 批判性的罗曼史 浪漫的帝国主义者 新帝国主义者: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锡安主义和穆斯林 新帝国主义史的伊斯兰化 历史学传统面临的挑战 第二版前言 事实证明,准备出版本书第二版比我预想的更麻烦。我知道,在过去的 17 年里,史学研究有了诸多新的进 展,但我没有料到,这会让本书有那么多地方需要重写。在我看来,在这一研究主题上出现了以下几种动向:  20 年前引发我们关注的种种争论,如今几近平息。这或许部分是因为参与争论的各方已经争得有些累了,但还 由于大多数历史学家的优先关注点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些争论中有一种是关于定义的。“多元主义”是一种曾激 发大量关注的立场,如今也非常有影响力。而且,它在本书的导言和后记当中都有涉及,指导着本书的写作方式。 尽管如此,其实多元主义的领军人物已不像从前那样,很笃定地知道这种立场的一般应用方法了。  东方的拉丁定居点到底是不是殖民地?关于这个问题,大多数历史学家似乎也不再感兴趣了。这可能是因为学 界普遍对马克思主义失去兴趣的结果。但在此仍然必须指出,在阿拉伯和以色列的某些研究圈子里,关于那些定 居点就是早期殖民主义的例证的论断仍然近乎公理。  人们对十字军战士们的动机越来越感兴趣。同样,越来越令人信服的是,仅用物质利益来解释十字军的成功招募 是不够的。人们已经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十字军所具有的赎罪本质,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当时的布道词, 而这些布道词提供的证据正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另一类记录礼拜仪式的文献材料也开始引起学界重视,可以预 期它将构成对布道文献的补充。  在历次大规模东征间歇期发生了若于次小规模的十字军征讨行动,其细节如今也更加清晰可辨。因此,我曾经想 要修正传统上界定的大规模东征的数量。但最终我放弃了,因为我觉得这会把读者搞糊涂的。  随着对西方人在东方定居点的社会构成和文化状况的研究逐步增多,其呈现出来的历史面貌开始发生改变。 这导致 19 世纪时曾谈论的文化同化图景再次重现,只不过形式有所修订。但只要我们更深入地考量耶路撒冷 玉国的各种体制,就会发现其中有些显得非常具有实验性质,很有创新意义。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 把耶路撒冷和西方人征服的类似地区—想到这类地区,最先浮现的是阿拉贡和西西里—加以比较。在所有这些 地区,统治者似乎始终都自觉地意识到,有必要关注外族臣民的需要,并因此做出相应调整。与此同时,对耶路撒 冷王国的历史发展做“宪政演化”式的解释曾经非常有影响,但如今这种解释方式已经不再时兴,因为出现了一 些对其政府的统治形式和手段的细致研究。  从 15 世纪直至 16 世纪初,农民武装复兴,这让大众重新在十字军历史中活跃起来,历史学家们现在已开始关注 到这一点。与此同时,对骑士团历史的兴趣也出现爆发性增长。其结果之一是,主流观点开始对骑士团在近代初 期的作用做更正面的描绘。而另一种结果是,普鲁士、罗得岛和马耳他这几个骑士团国家也开始引起一大批人 的关注。 本书中较长段的引文分别出自下列著作:第 xxxiii、12-15、79、112-113、116、122、124-125、131、 134、137、148-149、163、170-172、174、185-186、192-193 页的引自 L .and J. Riley-Smith, The Crusades: Idea and Reality,1095-1274(1981);第 71 页的引自 Usamah ibn Munqidh, An Arab-Syrian Gentleman and Warrior in the Period of the Crusades, tr. P. K. Hitti(1929);第 71-72 页的引自 Rabbi Jacob ben R. Nathaniel ha Cohen,‘Account’,tr. E.N.Adler, Jewish Travellers(1930);第 184 页的引自 P.J.Cole, The Preaching of the Crusades to the Holy Land,1095-1270(1991);第 277 页的引自 Pius Ⅱ,‘Commentaries’,in Memoirs of a Renaissance Pope, tr. F.A. Gragg(abridged edn,1960);第 302 页的引自 E. Siberry,The Ne

pdf文档 十字军史(精简版)

神学著作 > 教会历史 > 教会史 > 文档预览
217 页 1 下载 784 浏览 0 评论 2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liangzai2021-03-24 13:56:58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恩典在线旨在提供优质的主内资源?(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