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灭的火焰 宗教改革简史 The Unquenchable Flame Addictive Truth 迈克尔·里夫斯(Michael Reeves) 著 孙岱君 译 上海三联书店 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 总序 在诸世界性宗教中,基督教因其信仰的历史性而具有特殊性。基督教所信奉的是一位历史的 上帝,他道成肉身,经验人的软弱,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以无罪之身成为罪的赎价。在基督教而言, 历史既是人记忆上帝的肉身,也是上帝救赎的经世。故而历代以降,基督教特别关注信仰群体对其 所属时代的生活和思想的呈现,关注先贤们救赎经验的表达。历代基督徒的生平传记和著作本身 是上帝在历史中的作为的彰显,对过往事件、人物和神学思想的研究本身则是基督教思想意识、 信仰经验及情感内涵谱系的组成部分。基于当下的生存世界品读神学家、教会史以及其他事件的 复杂形态,能够对历史的救赎特质有所诠释,显示基督信仰的历史品质,丰富基督教所谓的“为我们 的上帝”观念的内涵。 本译丛所选译的诠释历代基督教思想及事件的著作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述往”,如同所有基 督教经典作家们的初衷,本译丛的思想解读也着力于基督教共同体记忆的延伸,既努力地还原历代 基督教的生存处境、思想情怀和喜乐忧戚,复原历代基督教及其神学的历史真貌,也呈现当代作者 透过诠释和把握历史中的上帝及其共同体所要指向的精神之旅,成为塑造和传承的有力泉源,使得 历史的诠释成为造成思想共识的桥梁,催生当代读者与历代基督教思想探索的某种共同视界,并借 着对于历史意识的当代回归,使得蕴含在基督教文献中的思想内涵成为面向未来的真切记忆。 基督教是深深扎根于历史的宗教。历史地呈现基督教文献内涵,既可以清晰地观察其教义规 范的形成进程,也可以了解历代教会及其信徒的生活处境,更能够从中理解千年以降的使徒统绪是 如何被表达为普世万民的不同文化形式;历史地再现基督教的探索历程,有益于今天的读者更深层 地了解一位历史中的上帝形象,以及他透过各种方式至今依然与生活所发生的种种关联。 是为序! 主编 章雪富 2013 年 12 月 8 日 目 录 中译本导言 宗教改革运动重要历史地点图 引言 这是我的立场 第一章 回望中世纪的宗教:宗教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 上帝的火山:马丁·路德 第三章 士兵、香肠和革命:茨温利和激进改教家 第四章 黑暗过后是光明:约翰·加尔文 第五章 热情如火:不列颠的宗教改革 第六章 对宗教改革的再改革:清教徒 第七章 宗教改革结束了吗? 宗教改革大事年表 进深阅读 中译本导言 追寻路德遭遇雷雨的那一夜 马丁·路德的传记《这是我的立场》,以路德的雷雨经历作开始: 1505 年 7 月一个闷热的夏日,在斯道特亨萨克逊村郊一条晒得焦干的路上,一个孤单 的旅客拖曳着疲惫的身躯踽踽独行。他看来颇为年轻,个子短小精悍,一身大学生的打扮。 将近村子的时候,已是四野昏朦,阴霾密布。突然间,洒下一阵骤雨,跟着便雷轰电掣,哗啦 哗啦地倒下了倾盆大雨。一鞭闪电,撕裂了天际的沉郁,年轻人一跤摔在地上;他好不容易 地挣扎起来,声色凄惶地喊着说:“圣安妮(St.Anne),救我!我愿意作修道士。 ”1 另一本传记《路德:站在上帝和魔鬼之间的人》,则以路德的临终作结: “可敬的牧师,在死亡来到之时,你会坚守基督和你所宣讲的教义吗?” “是的,”路德清晰地最后一次回答。1546 年 2 月 18 日,即使在他弥留之际,在艾斯 莱本,远离自己的家,马丁·路德仍然无法逃避最后一次的公开考验,不能在临终最个人的 一刻享有最后的隐私。他的长期密友犹士都·约拿斯( Justus Jonas),在哈雷城的牧师,赶 紧传召证人来到床边,摇动这个垂死之人的手臂,唤醒他最后的精神。路德时常祷告要有 安宁的一刻,在生和死的事上信靠上帝,借此抵抗那最终、最痛苦的敌人撒但,这是上帝使 人得释放、脱离罪恶的压迫的礼物。它把痛苦转化为不过一刻的短暂打击。2 《这是我的立场》一书的作者罗伦·培登( Roland H. Bainton),系美国耶鲁大学教会史学家,文 笔流畅且间带幽默,将 16 世纪维滕堡大学教授与修士路德,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相对于罗 伦·培登直述式的传记,荷兰史家奥伯曼( Heiko A. Oberman)写的《路德:站在上帝和魔鬼之间的人》 则明显采用历史分析的写作方法。后者重在分析与反思,而非重现路德生平。两位学者不单文风 不同,写作形式有异,且在解释路德的神学突破时理念也相异。培登全书的重点之一是强调路德的 灵性危机与“焦虑”( Anfechtungen)。3 路德使用该词来形容自己面对的试炼,他在上帝面前的深 度挣扎,有如《诗篇》90 篇中提到的“隐恶"(诗 90:8)。这个词也广为半世纪前研究路德的德国学 者所普遍采用用以解释路德的转变与改革。奥伯曼则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当时出现了一种 新奥古斯丁派,由此影响了路德对救恩的看法,继而产生了改教运动。 “伊拉斯谟下了一个蛋,马丁·路德把它孵出来。”这句俚语忽略了历史上还有许多可能的改 教先驱,比如英国的约翰·威克里夫(1384 年离世)和捷克的约翰·胡斯(1415 年被烧死)。而就路德 的思想渊源而言,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可能选项。罗伦·培登在他的路德传记中,花了许多篇幅 来描述奥古斯丁修道院院长施道比茨( Johann Von Staupitz)与路德的关系。1511 年,路德从爱尔福 特迁到维滕堡。有一天,施道比茨在一棵梨树下 4,劝导路德进修神学博士,并留在维滕堡大学任教。 施道比茨具有神秘主义思想,也是路德的告解神父,但他一生效忠罗马教廷,不可能成为改教家路 德的启蒙者。他临终时(1524 年)引用《箴言》17:17 来描述他与路德的交情:“朋友乃时常亲爱, 弟兄为患难而生。” 另一早期观点认为,中世纪晚期的唯名论是改教运动的启蒙源泉。19 世纪德国著名学者狄尔 泰曾说,唯名论是西方理性神学的掘墓人,瓦解了中世纪的形而上学。5 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在《宗教改革运动思潮》一书中,介绍了中世纪晚期经院主义中的唯名 论,其中心思想是区分信仰与理性,恩典与自然,尤其强调上帝的主权和旨意,但亦注重自由意志与 恩典的合作,故而可能会高举人的意志在救恩上的作用,而这正是奥古斯丁所反对的。但唯名论(又 名新路派)对上帝主权的重视,似乎是与路德及加尔文一脉相承,特别是唯名论对哲学的排拒,十分 类似路德在海德堡辩论(1518 年)中以十架神学对经院哲学的批判。但一个世纪以来,学者仍然无 法在正反双方的论争中,确证唯名论的真正影响力。6 奥伯曼则主张路德深受新奥古斯丁主义的影响。他的路德传记的第二部分的主题即为“意料 之外的改教运动”( Unintended Reformation)7,这符合大家的共识,即路德、加尔文、茨温利、英格 兰清教徒与小教派的激进改革者,都是在没有全盘计划的情况下,无心插柳柳成荫。其中一章为“改 教运动的突破”,这是每本路德传记或改教运动史都必处理的问题。奥伯曼尝试证明,当时的维膝 堡大学出现了一种新思潮,以前常被误以为属于唯名论,其实是自成一体的新神学,他称之为“奥 古斯丁式的新路派” 。新路派的根源不在中世纪神学家,如托马斯、司各脱或奥卡姆的威廉,而在希 波主教奥古斯丁。其代表人物是里米尼的格列高利( Gregory of Ramini),故又称“格列高利派” 。该 观点的特别之处在于强调在改教前夕出现了一个被人忽略的奥古斯丁神学的复兴。这一神学思想 重新强调恩典的优先性与上帝的主权;改教运动的源起不是一些被火烧死的改革先驱,也不是一群 中世纪末期探讨形而上学的哲学家,而是那位公元 4 世纪北非的“恩典博士”奥古斯丁。此种维 滕堡的奥古斯丁神学,使路德可以借此全面抗拒经院哲学的入侵,也能过滤掉唯名论着重人的意志 的帕拉纠主义。当然,也有学者不同意奥伯曼的观点,麦格拉思就提出了五点异议。819 世纪的美 国普林斯顿神学院教授华腓德(B.B. Warfield 这样总结改教运动:从内部而言,改教运动是奥古斯丁 的恩典论胜过了他自己的教会论。这句名言表明改教家如路德与加尔文都深受奥古斯丁的影响, 而且天主教与改教家双方辩论时都援引奥古斯丁。然而,路德对奥古斯丁的理解与天主教非常不 同。问题是我们无法清晰追溯当时是哪一派思想人物,直接引发了路德的神学突破。 有关路德的历史追寻问题,也出现在其他改教家的生平研究中,其中更棘手的是对加尔文生平 与神学突破的探究。热情健谈的路德为我们留下了《桌边谈话录》,从中仿佛可见其唾沫横飞,宛 如今天的读报一般。路德更在言谈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自传式的材料,尽管有学者质疑其准确性。 路德还在他的拉丁文著作集(1545 年)中加上了一篇自传性前言。相比之下,对自己生平较为寡言 的加尔文,却没有留下许多史料。加尔文要等他归正大约二十五年后,在日内瓦的书房内挥笔写就 《诗篇注释》(1557 年)时,才提到他以前的悔悟。要准确推算加尔文悔悟的年份极为困难。 追寻每位改教家的悔悟日期,厘清他们的神学突破,这是西方改教研究锲而不舍的重要课题。 如果说中世纪是一个上限明确、下限模糊的西方时代,那么改教时期则是一个上限模糊、下限明 确的阶段。为什么一定要找出路德改教运动神学突破的起源呢?最好的答案之一,是引用路德自己 的话:“读者必须知道,我不是那些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人,突然间便能完美透彻地明白圣经。” 如果连路德自己都承认事必有因,不是一夜之间的顿悟,那么历史学者就更有理由要寻根究底。 历史学家和神学家对改教运动的追寻像是拼图游戏。他们所推陈出新的种种理论,似乎没有 还原历史真相,却丰富了我们对 16 世纪改革纷纭的了解。问题的核心可以总结为信心与历史事实 ( faith and fact)的对扬。具信心者,往往从信念来看历史,但却不易掌握事实之根据;探索历史者,往 往只从事件着手,而无法参透事件背后的精神。基督教之道成肉身,可以说是信心与历史结合的告 白,但如何能得之?这就是改教运动研究史所要致力的目标。 德国哲学家眼中的改教运动 由日耳曼人马丁·路德所开展的改教运动究竟在德国思想家眼中有何地位?改教运动发生于 16 世纪,经过了 17 世纪的宗教战争与和议,欧洲进入了 18 世纪的启蒙时代。从德国的康德到法国 的伏尔泰和卢梭,他们均对基督教持负面评价,再加上后来尼采的进一步批判,基督教被排拒在当 时德国的知识界之外。尼采于 1900 年离世。当时德国国内经济繁荣,却面临日益恶化的多党制危 机,对外则被英、法、俄等国围堵,在外交军事上处于下风。1914 年欧战爆发,四年后战败的德国进 入了魏玛共和时期。 德国思想界在 1900 年普遍出现了一种“历史主义的危机” 。德国表面繁荣,内外政局却相当 混乱,社会充满了危机感。德国人感到自已的国

pdf文档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

神学著作 > 教会历史 > 教会史 > 文档预览
99 页 0 下载 636 浏览 0 评论 2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如果当前文档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 第 1 页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 第 2 页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 第 3 页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 第 4 页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 第 5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有 94 页可预览,继续阅读
本文档由 liangzai2021-03-16 14:05:22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恩典在线旨在提供优质的主内资源?(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